如何讓【梁將軍】品牌不再依賴大促銷?
分流的活動平臺、拉長的預售周期、不再稀有的低價,這一切不僅稀釋了雙11的流量,還稀釋了我們對雙11的感知。雙11的“消失”,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:大促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在大幅下滑。所有品牌都要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:“如何做一個不靠大促活著的品牌?”
今年雙11最大的新聞是雙11的“消失”。雖然2021年的天貓雙11交易額有5403億,比去年提高了421億元,但是相比2019年的2684億,增長率只有7.7%。這說明了什么?首先是國家反壟斷政策對商家自由選擇平臺產生了影響。其次是各個電商平臺都在參與雙11活動,使得原本只屬于天貓的流量被分流了。再加上預售、直播等手段的普及,讓雙11變成了“全年最低價之一”,而不再是“全年最低價”。
這種情況下,大促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下滑。所有品牌都需要開始思考一個問題:“如何做一個不靠大促活著的品牌?”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大促背后的邏輯。
為什么企業(yè)離不開大促?除了可以拉高銷量外,還因為全年不停歇的大促活動可以讓消費者“想起來買我”。簡單點說:大促是拉客的由頭。如果一年只有雙11搞大促,全年營銷就顯得寡淡了些。企業(yè)日常動銷靠什么拉動呢?很多人會想到最偷懶的方法就是搞促銷,用不停地促銷來喚醒消費者關注自己。
但是這樣做存在問題。商家跟隨平臺運轉,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自我,并且無法讓用戶產生心理偏好和情感依附。而商家本身應該有自己明確的價值主張和人格魅力,才能讓用戶愛上他們。
所以商家要利用好大促,并非盲目地跟風參與各種活動。正確使用方法應該把大促視為“戰(zhàn)略性虧損”,在快速做大市場規(guī)模同時預判出虧損終局在哪里,并克制地投入資金和資源。
比如美團在2011年判斷出團購行業(yè)終局會剩下2-3家企業(yè),并克制地燒錢維持前三名位置。同樣地,在電商行業(yè)中也應該預先判斷出市場競爭格局和未來發(fā)展方向,并根據(jù)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策略。
總之,“雙11消失”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:大促對消費者影響力正在下滑。品牌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建立自己明確的價值主張和人格魅力,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用戶支持和信任。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立即登錄
熱門工具
135編輯器
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(chuàng)樣式素材,一鍵套用
筆格設計
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(wǎng)站,新媒體配圖、手機海報應有盡有
筆格PPT
輸入主題,AI一鍵生成PPT;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
管小助
企業(yè)營銷、私域流量運營——站式營銷管理平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