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工作疲憊的狀態(tài)下繼續(xù)學習?

我不跟你比短線,我跟你比長線

學習是比較痛苦的,沒有一定毅力會學不進去。假如沒有堅定的目標和決心,任何想要學習的狀態(tài)都是“無法堅持”。換句話說,到了一定的“制高點”后,就會出現(xiàn)下滑。



當然,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也并非一人所致。很多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士,特別希望能找個機會突破現(xiàn)有的困境,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,但是往往回到家中,就缺乏動力了。


比如,我想考個證書,注冊會計師資格證,買了一大堆的書籍放在家里。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后,回到家弄完晚餐洗完澡,安安靜靜地坐在桌子旁,看了一下時鐘,晚上八點半,正好。


于是你給你自己設定一個時間,嗯,八點半學到十點半,兩個小時足夠了。


然后在這兩個小時的時間里,你學了大概一個小時吧,發(fā)現(xiàn)有些累了,拿起旁邊的手機,開始不停地刷知乎,刷微博,刷抖音,看著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者視頻,恍恍惚惚,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。


到了考試臨近的時候,做了幾套真題或者模擬卷,發(fā)現(xiàn)題目是如此之難,這時候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的學習是如此地缺乏效率,為自己感到著急。


“為什么我之前不好好學,我到底干什么了?”


“我不是學了很久了嗎?每天都有兩個小時,為何還是這種樣子?”


“我好笨,連這點題都不會做,看來是沒希望了?!?/p>


我想上述這些情況,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過吧?


原來的時候我也出現(xiàn)過這種情況,那是我在考心理咨詢師的時候,復習的過程相當痛苦。當時我是這么學習的:


早上九點上班,下午五點上班,中午休息一個小時。在中午休息的這一個小時之內(nèi),我拿起手機APP開始刷題,刷一個小時的選擇題,有錯誤的記錄下來。


到了晚上下班之后,我跑去圖書館,學習三個小時。三個小時的時間內(nèi),我分為三個小段:


第一階段是看課本,復習沒有學透的知識點,例如心理測量學,這一塊我復習不是很到位,那么我就著重的去看。


第二階段我開始做題,做歷年的真題,掐定時間去做,按照考試的正規(guī)流程進行,而且強迫自己要提前做完,命中率提高到75%。這么做的原因是在考場上考試因為會受到情緒方面的干擾,狀態(tài)會略微下降,那么平時提高效率尤為必要。


第三階段是錯題總結。用一個記錄本把平時做錯的題目進行歸納,歸納以后再反復地練習,利用艾賓浩斯的記憶方法,強化記憶,力爭做到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融會貫通。


但是,在這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出現(xiàn)瓶頸。差不多到1個小時左右,我的注意力就開始不集中了,各種開小差,題目看不進去,課本也不想看,反正各種煩躁,忍不住想找點事情做。


這種情況之下,我用什么方法緩解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(xiàn)呢?


聽音樂。


戴著耳機,聽各種日韓流行音樂、動漫音樂、意大利歌曲以及其它非中文歌曲,而且是聽那種非常勁爆的那種,搖滾的性質(zhì),意圖是通過強烈的外部刺激,達到恢復疲勞的目的。


不知道這種方法對于其他人來說好不好用,不過對于我來說就猶如一枚“強心劑”,瞬時打了雞血一般,一下子就恢復了精神。


隨后又可以進入學習的狀態(tài)了。


上述我的做法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,但是給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,我的感受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人人都會有厭煩或者情緒崩潰的時刻,總會有不想學習的勁頭,而驅(qū)使你產(chǎn)生動力學下去的,往往不是什么目標給你帶來多大的效益,而是“計劃轉(zhuǎn)移”。


我相信,學習的動機是有的。就像前面例子所舉的一樣,你要考注冊會計師,要考試,考完之后拿高薪,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。


再說明白一點,這個結果就像蛋糕一樣,已經(jīng)就擺在桌面上了,只要你伸手就觸手可及,但是我們還缺少叉子和刀子,切開后來吃。


那么,學習的過程同樣如此。很多時候,我們?nèi)鄙俚钠鋵嵤且环N方法,學會運用工具來提高學習的效率。除此之外,我們還缺少“有計劃”的堅持。


相比較其他事,學習的最大痛苦在于“持之以恒”,而非“投機取巧”,職場的學習跟學校里面的學習不同,在職場上你學的是能力,而非證書和分數(shù)。那么,掌握能力才是你的根本目的。


那么,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,那我們在執(zhí)行計劃的時候,需要注重“目標建設管理”。


什么是目標建設管理?就是你在做每一件事情的同時,要按照“分步驟”的方式去做,而不是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。


比如,編輯給你一個任務,規(guī)定你一個月要交10篇稿件,給了你相應的題目,她對你說,這10篇稿子你寫完交給我就行了,每個月月底前交。


當你拿到這個任務之后,你首先要想的不是完成它,而是要想怎么做。


“最后5天完成10篇,前面的25天在玩。”


“得到任務后5天之內(nèi)完成,剩下的25天都去玩,去旅游?!?/p>


“每隔3天完成一篇,在這期間該做什么是什么,可以邊玩邊做,反正到月底的時候正好完成10篇可以交稿?!?/p>


突然間,我們就有了3個方案可以選擇,而這3個方案,似乎都可以執(zhí)行。如果是你的話,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呢?


絕大多數(shù)人會選擇第二種,唉,5天之內(nèi)完成,剩下的25天都去玩,多爽啊,可以玩?zhèn)€痛快;還有些人會選擇第一種,先玩夠了再說,玩夠了再做會更有效率。


而我不一樣,我選第三種,3天完成一篇,月底交稿。


為什么要這么做呢?我有三個理由:


1.不累。3天一篇稿件很輕松,我可以仔細思考一篇文章的框架之后再去動筆,會讓我思路清晰,不會混亂。如果短時間內(nèi)寫10篇稿件,腦袋會炸掉的。


2.效率高。5天之內(nèi)完成10篇稿件,質(zhì)量又有要求,倉促之下完稿,勢必質(zhì)量會得不到保證,反而還會影響自己的收入。


3.不會太閑。人一閑就懶惰,一懶惰就缺少效率,有些事情必須持之以恒,一旦中斷就缺少狀態(tài)。就像放了7天長假,回來后一下子沒有工作效率一樣,人都是追求“習慣”的這么一種思維。養(yǎng)成了習慣,處理事情就會很好。


一件事情,一個星期和一個月之內(nèi)都能做完,在任務不是很緊湊的情況下,我們要盡量安排一個月的時間去做。


換成學習,也同樣如此。


我不能把自己逼得太死,總給自己下什么死命令,我要在一個月內(nèi)怎么樣,完成什么目標,做什么;我應該是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“小任務”,做完任務就可以休息了。


比如,我今天做一份真題,這是我今天完成的任務,1個小時我做完了。OK,那么接下來的復習你就不要再做了。哪怕你給自己定了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,但是你完成了這個任務,就沒必要繼續(xù)下去,明天的任務是,把昨天做錯的題目進行復習鞏固,記住每一個錯誤的知識要點。


到了明天,你就把這個任務完成,完成以后,該玩游戲玩游戲,該約會就約會,然后接著睡覺。


這樣的方法,實際上是循序漸進法。


我不追求過多的短時間內(nèi)效益,我只追求任務的完成。我每完成一個任務,實際上我就升級了。


說到這,網(wǎng)絡游戲的“功效”就出來了。我們玩的每一款網(wǎng)絡游戲,不都是打怪升級的模式么,在不停地升級中追求成長的喜悅。


假如我們把這個“方式”運用到學習狀態(tài)當中,不也是可以成功的嗎?


別忘了,在職場上有很多的學習是可以看到“結果的”,給你畫了一個餅,就等你去吃,當大家都找到自己的方法去吃餅時,你卻眼睜睜地看到餅沒去吃到,那就太遺憾了。


從學習的實踐來看,每天學一點點東西比一下子囫圇吞棗的效果要好很多,它能讓你保持恒定的狀態(tài)不覺得疲憊,而且也會覺得很充實。


“我不跟你比短線,我跟你比長線”,看誰笑到最后,那么誰就是勝利者。


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(zhuǎn)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
文章評價
登錄后可以評論
立即登錄
比格設計
熱門工具
135編輯器
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(chuàng)樣式素材,一鍵套用
筆格設計
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(wǎng)站,新媒體配圖、手機海報應有盡有
筆格PPT
輸入主題,AI一鍵生成PPT;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
管小助
企業(yè)營銷、私域流量運營——站式營銷管理平臺
推薦文章
用戶運營平臺產(chǎn)品設計指南
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
內(nèi)容運營:戴上寫作的六頂思考帽
5000字方法論:4個細節(jié),決定私域能不能賺錢
一個案例說明白用戶分析怎么用
22條視頻,漲粉12.6萬,一個女孩子在抖音靠洗車也能月入過萬!
高價值社群的5大核心關鍵
抖音賬號內(nèi)容自檢清單!
決定離職后,3天拿到offer的總結與反思!
【135早資訊】:教育部將徹查教材插圖問題;抖音6月1日起將對本地生活商家收取服務費
熱門素材樣式
運營導航
運營工具
分享到